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千秋伟业,关键在人。党的二十
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对此进行专篇论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战略性支撑。”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教育、科技、人才的这一共性定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我国人才发展还有哪些不适应之处?中国式现代化,对新征程新阶段的人才工作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特邀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
中国式现代化
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
《中国人才》: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一关键时期,您如何看待人才及人才工作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吴江: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报告里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第五个部分的标题概括,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首次,极大凸显了人才工作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起跑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理解首先是丰富了人才的科学内涵和特征。人才的本质特征需要从“时代性、基础性和战略性”高度加以重新认识。以往我们定义人才内涵,主要是着眼于什么是人才,如强调“专业知识、专门技能、创造性劳动、社会贡献”等自身特征,但对人才产生的时代价值,也就是“为什么需要人才”缺少更为准确的定义。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就赋予了中国式人才现代化价值的时代内涵。报告第一次提出 “人才引领驱动”理念,是对人才引领发展地位和人才驱动创新作用的高度概括,重点强调了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驱动创新的目标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是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也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现代化。人才成长于现代化建设,集聚于现代化建设,作用于现代化建设,奉献于现代化建设。
其次是明确了人才工作在未来五年的新使命和新担当。“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是一个问题导向和战略导向的工作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使用、激励、保障这些人才?如何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战略定位,对我国人才进行战略布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挥人才最大效能,进而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些问题都需要放在“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个战略格局中思考和推进,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新理念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中国人才》: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位,表明我国人才发展与以前相比,有怎样的变化?
吴江: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表述这是第一次,这既是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个不同事业领域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目标给予重新定位,也是在“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个工作主线下的系统创新和力量整合。
我理解基础性支撑是从教育培养人才角度,明确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教育为本,教育优先,筑牢人才自主培养这个基础性工程;战略性支撑是从人才高质量发展角度,强调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地位,实施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举措,加快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一个共性的事业定位。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必然内在联系和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作用,才能发挥好有效地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这个新布局非常重要,是指导现代化建设人才工作开局阶段的重要遵循,也表明人才工作将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
报告中用了三个第一,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仅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重要优先地位,而且阐明了在现代化建设中“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新理念。报告用了三个战略并提出要求,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表明三个战略之间互动互补互强、同频共振的“接力赛”组合关系。纠正了以往在一些方面存在的三足鼎立、各自为政、相互掣肘、政策重叠的三张皮现象。同时,报告又提出了三个不同要求,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可以看出,教育优先发展是基础作用,科技自立自强是核心作用,人才引领驱动是保证作用,由此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强国链,教育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科技强。优先发展、自立自强、引领驱动是支撑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金三角”,发挥好这三强的支撑作用也是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新重点
以创新效能为目标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人才组织形式
《中国人才》:报告提出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还有哪些不适应之处?满足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目标,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吴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
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使命和主线,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与保障,更是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依赖于高质量自主培养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并提出到2025年“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到2030年“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的目标。
当前,我国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我认为最需要解决三个培养错位问题。
首先是解决人才培养价值错位问题。报告中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人才培养停留在形式上、口号上的现象还比较多。比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一个主要衡量指标就是SCI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发表期刊的“档次”,而论文指标又绑架了职称评审、课题申报、科研获奖、经费支持以及各种荣誉获得,“论文”主导了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是世界上论文发表最多的国家,但这些论文成果,又有多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真问题?人才评价的“四唯”现象,根源就在于培养价值错位。
其次是解决人才培养结构错位问题。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都需要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坚持“四个面向”培养创新人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人才引领驱动,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量质不均的矛盾比较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理学本科毕业生近10年来占比一直呈下降趋势,理工科人才培养存在数量不足和质量堪忧的双重压力。前沿基础研究人才选才难、培养难、支持难、评价难、稳定难的问题也有待解决。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汇聚合力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新的评价体系真正考查学生创新力、钻研力,以及对基础学科的热爱,这些都是我国人才自主培养提升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
再次是解决青年人才活力错位问题。人才培养与使用本质上不可分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目前走上科研岗位的青年人才面临项目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的负责人中,35岁以下的仅占5%,36岁到45岁的仅占27%。青年人才正处在科技创造的黄金期,应将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和更有力的支持。要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合力,打造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组织实施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遴选高水平导师,赋予其高端人才培养任务。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体系,打造青年科研人员教育、培训、资助等成长全过程的协同支撑体系。要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设立青年科研人员科研启动资金,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单位自主部署的项目,将青年科研人员发展情况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等。
《中国人才》: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目标,报告中提出很多具体要求,比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等。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我国人才创新的组织形式和人才使用机制,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吴江: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点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扩大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另一个就是要通过布局系列改革,创新人才组织形式,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提升人才引领驱动的效能。
人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复杂的情境下,人才竞争更体现为人才生态环境的竞争,竞争人才资源的成败取决于能否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生态环境。
首先,人才高地和集聚平台建设需要新型的创新组织形态。报告强调“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中心、高地、区域都可以理解为创新集群共同体。未来,决定创新人才竞争优势的将是一个创新生态区域,是顶尖创新人才引领的、众多创新中心地集聚生成的、具有内在生态体系的创新组织群落。创新“流”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创新交互活动关系,而不是城市间的属性关系。人才高地和区域平台应该是在多中心多节点多层次的空间组织形成,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的结构和关系。今后“单打独斗”的城市没有未来人才,只有互相“结网”共建的区域才有成为未来创新人才高地的可能。建设世界人才高地的顶层设计,需要系统谋划城市群的创新人才集聚、协同、开放和智能发展,需要向要素融合要活力,向体制机制改革要活力,向区域协同发展要活力。关键在于能够有效匹配创新人才高地和区域联动共享的平台,有效的联动厚度才能支撑创新的高度,有足够引领力的人才高地才能带动区域雁阵格局的形成。
其次,要加强最适合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组织体系建设。一流科技创新组织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关键变量,对吸引人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英国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迄今为止,孕育出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MPI)在全球技术研究专项排名第一,造就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报告强调“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这对组织人才参与创新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聚焦重大创新领域,着力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主轴,以各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实验室、各类专业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集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布局建设一批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产业发展的科研机构。把优势科研力量配置到重大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形成一批优势特色明显、梯次结构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和创新团队。三是依托科技领军企业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若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集聚和孵化原始创新人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四是完善实行“揭榜挂帅” “赛马”等组织制度。支持建立各类新型研发组织,健全用人单位培养、使用、激励人才的主体责任,确保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完善真研究问题的科研制度和组织措施,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第三,要探索建立科学家人才管理新机制。面向国家战略科技需求,以国家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为依托,遴选确定战略科学家。对特殊需要的国内国际战略科学家,坚持特事特办,实行“一人一策”直接引进。支持为战略科学家量身创设研发机构,建设定制式实验室。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科研力量、科研资源特殊调配机制,赋予科学家决定研究路线、机构设置、经费使用、团队组建、知识产权、外事交流等自主权,同时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对承担国家攻关任务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可以实行年薪制、绩效工资单列等措施,在日常生活方面予以照顾。遴选体制外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培养激励力度,促进人才更好发挥作用。
战略方向
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中国人才》:如何理解“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的目标?
吴江: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方向,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目标。人才国际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聚焦点,也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目前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中国式的人才比较优势,建成全球人才高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比较优势的概念最早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即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目前所说的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我理解首先要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需要打造比较优势,其次是站在国际竞争的前沿科技领跑领域的战略方向拼出比较优势,第三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以中国特色的新型举国体制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形成比较优势。
具体有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比较优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重点培养支持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二是打造全球人才高地比较优势。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优势区域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第一方阵;在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形成一批优势领域和优势产业的创新人才。三是打造人才自主培养的比较优势。加大教育、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和规模,建设支撑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教育高地。四是打造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的比较优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竞争格局。五是打造高质量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比较优势。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我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
进一步加强
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国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吴江: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人才制度的最大优势,既是我国人才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未来,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及其办事机构逐步实现构架科学、职能清晰、人员充足、运转高效。确保党在人才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人才工作跨体制跨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健全。党全面领导人才工作的观念和意识需要进一步得到强化。全社会要对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用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和监督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各参与治理主体推动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进一步调动,“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聚人心、指方向、定战略、打基础、促服务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是“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人才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局谋划和顶层设计,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尽快消除“人才工作政绩化、人才政策碎片化、工作力量分散化、工作利益部门化”等短板,逐步破除人才发展中 “体制性分割、部门性分割、市场化分割和条块化分割”等问题,全面提升党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战略构建能力、议程协同能力、治理整合能力。
三是“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要同步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推进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人才制度建设,顺利推进全球人才高地建设,更好发挥我国人才治理体系优势。将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形成我国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四是以法制建设体现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尽快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条例》。明确党中央的统一要求,将人才治理主体的人才开发职责写入条例,用法律法规进行固化。以党的法规对“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工作格局、工作机制、管理方式、职责任务等方面进行规范。清晰界定各个层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各成员单位一把手的职责;进一步厘清党委和政府部门间的责任,理顺上下级部门之间,理顺同级部门之间职责关系。
五是建立人才高地建设和集聚平台的跨体制跨部门协调机制。建立人才工作跨部门联动机制,编制人才工作联席部门的人才工作责任书,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和绩效目标。建立人才工作专办机构,配齐人才工作专职人员,推动基层单位配强人才工作力量,建立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
六是建立重要人才政策综合协调机制。在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人才政策协同制定、统筹联动、协调推进、执行落实与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完善定期研讨制度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围绕人才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财政、税收、人社、公安、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的人才政策,对各类政策进行源头整合,做到“政出一门”。
七是建立人才发展创新项目系统策划机制。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以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做好人才项目布局,加强重点领域部署,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发展创新项目。进一步统筹优化国家人才工程计划体系,明确各人才工程及各地各系统人才工程项目的功能、定位相互间的联系,加强人才工程间的对应衔接,形成规范有序的国家人才工程支持体系,带动各行业各部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
八是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高效便捷出入境和停居留服务体系,建设国际化多语种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外国人才服务事项一站通办、一窗多办,开发线上APP和一码通,提供“网上办、码上办、一口办”等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体系,提供“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全门类、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推进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孵化“一事一议”支持机制。构建支撑人才创新发展的多层次金融市场,引导银行、保险、担保和社保基金等为科创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金融服务。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劲草英才网 豫ICP备20008503号-3 41160202000207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一峰城市广场11楼 EMAIL:laojia@zhoukouyc.com
ICP经营许可证:豫B2-20213245 人力资源证: (豫)人服证字【2021】第1600001113号
Powered by PHPYun.